太田痣好发于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支配区,顾又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,为纪念太田于1938年首次详细描述了该皮肤色素性疾病而命名。该病是一种累及同侧眼、上颌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灰蓝色或灰褐色斑片,黄色人种较白色人种好发,日本较我国高发。婴儿期及青春期是该病高发峰段,多数患者1岁以内发病。

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美容整形科姚庆君主任介绍说,太田痣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,在胚胎发育期间,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,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、真皮交界,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。多数患者出生时就有巩膜蓝染损害,而周围皮肤病变在数年后才逐渐出现。
该病多表现为一侧病损,特别是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所支配的区域,故常见于眶周、颞部、鼻部、前额和颧骨。色素斑范围从数厘米数十厘米大小不等,可为灰蓝色、青灰色、灰褐色、黑色或紫色,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。因该病幼年即出现,颜色深厚、位置明显,对患者容貌影响很大,普通手段难以治疗,常常困扰患者多年,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及生活。

姚庆君主任解释说,传统治疗手段如液氮冷冻、磨削、手术植皮等方法因治疗副作用较重、效果不理想而逐渐被淘汰。目前,本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Q开关波长为694nm的红宝石激光、波长为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及波长为1064nm的Nd:YAG激光,使用Q开关Nd:YAG激光可以完全治愈太田痣,且术后不留瘢痕。
(党艳茹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