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作为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,人们对它的知晓率太低,更糟糕的是,不少人对青光眼为数不多的认知,还有可能存在错误。

青光眼被称为“盗取视力的小偷”和“沉默的致盲性眼病”。许多患者只有当疾病进展到晚期,才会出现可以察觉的症状。发达国家 50%的患者、发展中国家90%的患者,在早期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,导致眼盲。
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高军介绍说,“尽管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病是白内障,但它的可治愈和立竿见影的效果,使得人们对白内障不再恐惧。然而,青光眼一旦发展致盲,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挽回。”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高军介绍说,青光眼如同一部没有倒车挡的车,只有刹车,刹住了,病变的速度可以变缓,或者一脚刹到底了,病就静止了。”因此,对于青光眼的早预防、早发现和早干预,再多的强调也不为过。
突然眼睛疼、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,甚至腹泻,只是急性青光眼的典型症状。
其实,出现这些症状到医院就诊的人,在各类青光眼的患者中还不到10%。80%-90%的患者是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。
到医院就诊的青光眼病人中,90%的人之前从没做过相关的检查,第一次就诊时往往已是晚期。有的病人甚至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,还不自知,把好眼睛遮住了才发现。
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,急性青光眼如得不到及时治疗,一两天内视力就会完全丧失,变成永久的盲人;
慢性青光眼如果不能有效控制,视野会逐渐缩小,从只能看见中间的东西,到最后连中间的那点视力都没了。
尽管“典型”症状并不典型,但有时典型症状发生了,患者也未必会想到和青光眼有关。当眼睛疼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的症状比较严重时,患者疼痛难忍,甚至没有意识到视力急剧下降,还以为是高血压,或者胃肠道的问题,很容易延误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。
青光眼的高发人群更应该注意,比如急性青光眼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女性,如果年轻时患有轻度的远视,家族中有人得过急性青光眼,发生急性青光眼的概率更高。而高度近视的人和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慢性青光眼。
40岁以上的人应该主动到医院进行眼压测量。各级医院的眼科应该把测眼压作为一项常规检查。
(眼科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