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是生命必不可少的,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食物又具有危险性。有些食物虽然本身很有营养,但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,而且还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,甚至常吃的牛奶、鸡蛋,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。这种现象称为“食物不耐受”。许多临床患者因未进行食物不耐受与疾病因素的鉴别,影响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和预防。
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表现有:经常感到疲劳;饭后经常感到腹胀;长期存在腹泻或便秘症状;常常出现腹痛;饭后感觉非常困倦;经常会有鼻塞、打喷嚏、流涕等症状;有皮疹、皮肤瘙痒、湿疹或气喘、气短等症状;有头痛或偏头痛;有其他部位的莫名疼痛,也许是在吃某种食物之后;常感到脑子发懵或者莫名的压力;睡眠不好;更换完全不同的食谱会改变状态等。以上的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和不耐受有关的症状,如果存在4种以上,则可能存在食物不耐受。目前研究认为,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,也可以称为慢性食物过敏。其发生率很高,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比成人高。
食物不耐受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血液检查,通过检测食物lgG抗体水平,判断是哪些食物引发了身体的反应以及反应的严重程度。营养医师会根据检查结果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,避免引发不耐受反应的食物,或者用某些食物来替代它们。
我科目前应用酶标仪,可检测的食物种类有32项(lgG),并可根据相应结果进行处理:包括选择性忌食阳性食物、轮替进食和安全进食。目前已有很多患者从饮食调整中受益,包括:慢性腹泻、哮喘、血尿、偏头痛、口腔溃疡、慢性湿疹等。这些患者经过食物不耐受检测并调整饮食后,最快1周,最慢5个月,改善了临床症状,效果非常显著。
另外,对于一些重症患者进行该项技术监测的结果表明,食物不耐受的结果与人体营养状况的好坏具有明显相关性。重度衰竭患者多存在明显的多种食物不耐受,随着营养治疗效果的显现,其不耐受的食物种类也不断减少,提示机体免疫能力的恢复,因此,食物不耐受也可作为营养状况特别是免疫营养评价指标和监测内容,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
|